白马山下 白马雕塑
白马山全景
说到白马我们并不会陌生,最有名的要属西游记中的白龙马,通身雪白,傲然昂首,展示着高贵。白马在我们生活中是美好的象征,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。
在宜昌城区东部,与五一广场毗邻的一座小山,人们传称这座山为白马山。
相传约在西汉时期,中原大地连遭自然灾害,尤其以川东鄂西一带为灾荒重区域,天灾人祸、饿殍满道、民不聊生,上帝为救百姓于水火之中,特派高人骑上大白马赶来重灾区施法普救众生,为了早日救民于水火,大白马连日奔波不曾停歇,义无返顾,为主人赴汤蹈火竭尽全力,经过7天七夜的跋山涉水,最终累死在古称夷陵的宜昌东部,当人们得知实情,目睹惨状的场面,当地人自发的将大白马就地埋葬在这里,并日夜为其祷告,久而久之,原本一块平地的地方,逐渐变成了一座山丘,从高空俯瞰下去,白马呈马头朝东、马尾朝西的奔跑姿势。
在这次灾荒中,千千万万被救的百姓得到了及时救助,为了纪念大白马的坚韧、刚直、无畏精神,当地人在此建起了白马庙,供世世代代的善男信女祈福,从此也将这座山丘取名为白马山。
神奇的白马山,还有另一个传说。
很久以前,说的是,在夷陵城南二十里外的牟家槽坊,发生了一件稀奇古怪的事,酒坊的帮工明明头天挑的满满一大缸水,第二天起来一看,竟是滴水不剩,看水缸,水缸没有破裂,瞧地上,也不见渗水的痕迹,哪究竟水到哪里去了呢?
这样的怪事一月发生了好几次,可把那放酒的师傅急坏了。“莫非有人偷水不成?他心里这样猜想着,暗暗地想出了一个计策。
这天,天刚麻雾,放酒师傅就悄悄躲到水缸附近的一个旮旯里,瞪着大眼睛静静地观察着。上半夜过去了,不见动静,三更过去了,还是不见动静。放酒师傅还是屏住气守候着。心想,就是一夜不睡,也非抓住这个贼不可。月亮到西边去了,星星也在眨巴着眼睛,这时,放酒师傅无意中向西南面的一个山包望去,噫,月光下竟有一匹大白马在吃草哩!放酒师傅更觉得奇怪了:这一带既没有驻军,又没有谁家养马,从哪里来的马呢?正当他疑惑不解的时候,那白马竟径直朝槽坊的大水缸走来,把头朝水缸里一伸就咝咝地喝了起来。“嘿,原来是你这个贼偷喝我的水呀!”放酒师傅经不住大叫起来。这一叫,还真把那大白马吓了一跳,它前蹄一腾空,发出长长的一声嘶鸣,接着,一眨眼功夫就不见了。
这事就象长了翅膀,很快传遍了夷陵城内外,而且,事情还越讲越神乎呢!据说,在城北三十里的下坪附近,也有人发现一山洞内有白马暮出晨归,数日如此。更奇怪的是,蜀道上也传来新闻:说是汉中某大将临死之前,其乘骑白马突然入南山之穴,不知去向。
夷陵、汉中,相距数千里,而一地出现白马,一地走失白马,人们很自然地将这两件事情联系在一起,并且,一时成了大江南北人们议论的话题。有人说汉中白马仰慕夷陵山水,有人说白马在寻觅当年主人鏖战的沙场,还有人说白马在此修得成仙,而众说纷纭终难解其中奥秘,于是,人们便在下坪及牟家槽坊西南面的山包上分别修建了白马庙。清朝顺治年间,有个叫性源的和尚还募捐在下坪白马庙前修建了一座“西来阁”。据说自庙建成后,白马再也没有出现过,但却时时显灵于世。
人间沧桑,历经变乱,城南、城北的白马庙早已颓废。但是,当年白马出现的山洞,人们至今还把它称为白马洞;当年白马食草的山包至今仍然被叫人们称做为白马山。
伍家岗区伍家岗街道白马山社区 朱美容 吴倩
白马山(地名文字说明)
白马山位于宜昌城区东部,属伍家岗区伍家岗街道办事处辖区。与五一广场毗邻,东西侧山坡建有宜昌纺机厂职工生活区。西侧为原宜昌市树脂厂。东山大道与桔城路在这里交汇,直达宜昌火车东站,与宜黄高速路相连。这里交通便利、风景秀丽、人杰地灵。
白马山南北最大跨度约700米,东西最大跨度约800米,最高海拔125.3米;山顶原建有白马庙、白马山炮台,现建有防空报警台。白马山社区居民委员会就建在这里。白马山脚下,宜昌纺织机械厂大门前,矗立着高约3米、长约10米的大白马雕塑。它象征着威武、刚直、无畏的精神。“挥手自兹去,萧萧班马鸣”,大白马为人类默默付出,当主人需要它的时候,它慷慨以赴,毫无保留地倾其所有。
白马山上的白马庙,据清《东湖县志》和民国《宜昌县志》记载:“白马庙在临江铺。”相传吴帝孙权追封蒋子文为蒋侯,继而又加封为“白驼将军”(民间俗称白马大将军)。庙里供奉白马将军--蒋王神侯蒋子文塑像。民间有“白驼将军”或“白马大将军”牌位,专共驱邪避凶之用。
白马山,可以说是宜昌城区的第一道天然屏障,谁占据了白马山,谁就占据了地利优势。解放前山上建有一座炮楼,人们称其为白马山炮楼。炮楼外挖有壕沟。1949年7月13日,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伍家岗,控制了白马山上的炮楼,为解放宜昌占据优势地理位置。现炮楼外观保存完好。当年的壕沟已被填平,墙壁上的哨孔沉寂无语,它默默地提醒和平时代的人们:勿忘国耻,铭记历史,振兴中华。